а√天堂资源中文在线地址-国产国产成年年人免费看片-国产99在线 | 欧美-韩国成人理伦片免费播放

中大華瑞歡迎您! 今天是:
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動態 > 行業新聞 >

以系統思維、長遠規劃推動抽水蓄能高質量發展


以系統思維、長遠規劃推動抽水蓄能高質量發展

發布時間:2024-4-26 11:29:59   【 字體大小:

2022年,國家發改委、國家能源局印發的《“十四五”現代能源體系規劃》(發改能源〔2022〕210號)對電力系統靈活性提出明確指標要求,電力協調運行能力不斷加強,到2025年,靈活調節電源占比達到24%左右,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%~5%。抽水蓄能是靈活性調節電源的重要組成,“十四五”期間抽蓄開發建設步伐明顯提速。今年3月,國家發改委、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《關于加強電網調峰儲能和智能化調度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》(簡稱《指導意見》)提出,到2027年,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顯著提升,抽水蓄能電站投運規模達到8000萬千瓦以上。抽水蓄能發展迎來黃金期,其高質量發展備受關注。近期,本刊采訪了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黨委委員、副院長趙增海,分享他從系統思維、長遠規劃角度對于抽蓄發展的深入思考和政策建議。

“橫向對比其他調節電源,抽蓄在安全、經濟與技術方面具有優勢”

《中國電力企業管理》:

日前印發的《指導意見》明確要求,“統籌優化布局建設和用好各類型調節資源,推動電源側、電網側、負荷側儲能規模化高質量發展,形成與新能源發展相適應的電力系統調節能力。”抽水蓄能與其他靈活調節電源相比,有哪些特點和優勢?如何統籌規劃好抽水蓄能的建設?

趙增海:

目前,除了抽水蓄能電站和新型儲能外,靈活調節電源還有氣電、水電等電源類型,未來火電也將具備靈活調節能力并逐步轉換角色。我國氣電發展規模受氣源影響,水電受資源稟賦影響,后續增長空間還是有限。預計到2035年氣電規模約2億千瓦,水電約5億千瓦。

與新型儲能相比,抽水蓄能電站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優勢:一是安全性優勢,新型電力系統中,新能源出力隨機性強,電網將會頻繁調用調節性電源。現有的運行數據表明,抽水蓄能技術成熟,完全能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頻繁調用需求,而新型儲能商業化時間短,目前看來電力系統頻繁調用對其生命周期還是有影響的,安全性也有待驗證;二是經濟性優勢,抽水蓄能電站運行期可以達到100年,還貸期結束后,其成本將快速下降,甚至有可能降低80%,從全生命周期來看,抽水蓄能電站經濟性更優,是新型儲能的1.5倍~2倍;三是技術優勢,與新型儲能相比,抽水蓄能電站具有更長的調節時長,能夠為系統提供轉動慣量、調相功能,裝機規模可達到百萬千瓦級別,對省級電力系統支撐作用更為明顯,新型儲能規模小,服務范圍小,運行周期短,對電網的支撐作用不如抽水蓄能電站。

“十四五”以來,抽水蓄能迎來了快速發展期,政策支持力度加大。2021年4月,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《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》(發改價格〔2021〕633號),對兩部制電價政策、費用分攤疏導機制等各方關切問題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。同年9月,國家能源局印發《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(2021~2035年)》,對全產業體系提出發展目標、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等。在抽水蓄能加快發展的形勢下,新理念、新模式逐漸融入發展新格局。從發展思路方面看,抽水蓄能從電力系統發展的“奢侈品”轉變為系統發展的“必需品”,數量由少變多,布局更加多元。從服務對象來看,抽水蓄能由原來的滿足電力系統調峰、填谷、調頻、調相的功能,轉為發揮儲能作用、構建多元化一體化基地的新業態,服務對象更加多元,業態發展更加創新。

靈活性調節電源的需求規模,需綜合考慮新型能源體系、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需要。2023年4月,國家能源局印發《關于進一步做好抽水蓄能規劃建設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》,要求盡快開展抽水蓄能合理需求論證工作。抽水蓄能需求論證的核心,是電源拓展方案。“抽水蓄能+新型儲能+新能源”是未來可以滿足新增電力電量需求的低碳電源拓展方案之一。以“抽水蓄能+新型儲能”提供新增電力(調節)支撐,以新能源提供新增電量支撐,是實現能源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。遵循“雙碳”目標要求,統籌各類調節電源,綜合考慮新能源合理利用率、電價承受能力等因素,經分析論證,到2035年全國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需求約6億千瓦。

“當前抽蓄規模還遠遠不足,但要按需發展、有序發展”

《中國電力企業管理》:

去年5月,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的《關于進一步做好抽水蓄能規劃建設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》指出,“目前部分地區存在前期論證不夠、工作不深、需求不清、項目申報過熱等情況。”您如何看待抽蓄實際開發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?

趙增海:

總體而言,抽水蓄能規劃由國家能源局管理,國家能源局始終牢牢把握“規劃進門關”,抽水蓄能始終都在按照規劃有序發展。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對局部地區盲目追捧抽蓄的現象高度重視,嚴把規劃進入關,在需求規模論證的基礎上,按照“框定總量、提高質量、優中選優、有進有出、動態調整”的原則制定、調整規劃,指導抽水蓄能合理有序發展。但就目前而言,抽蓄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:

總體來看,當前抽水蓄能規模距離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求仍遠遠不足。截至2023年底,我國在運抽水蓄能裝機容量約5000萬千瓦,核準在建裝機容量1.8億千瓦。根據建設進度估計,到2030年投產規模約1.8億千瓦到2.3億千瓦,依然遠遠不能滿足新型電力系統對抽水蓄能電站的需求。根據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組織開展的全國抽水蓄能需求規模論證表明,我們預測到2035年抽水蓄能發展規模至少需要4億千瓦,到2028年前,至少需要核準約1.7億千瓦。因此,抽蓄未來還有充足的需求和廣闊的發展空間。根據目前完成的需求規模論證,大部分省份的核準在建規模還小于實際需要。目前,國家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正在組織各有關單位提出2024~2028年項目布局調整建議,并要求各省安排項目開發時序時做到年度均衡,按需發展抽水蓄能。通過統籌協調核準進度,避免集中核準,保證抽蓄產業鏈穩定有序發展。

開發主體呈現多元化,建設運營經驗不足。國家層面提出加大抽水蓄能布局力度后,各類社會資本涌入布局抽水蓄能市場,項目開發主體呈現多元化。目前,除傳統的國家電網、南方電網、內蒙古電力等電網企業,發電企業、非電力企業以及民營企業等紛紛參與抽水蓄能項目的投資開發。百家爭鳴的局面帶來了市場活力,但部分企業此前從未從事抽水蓄能電站甚至任何水電項目的建設,項目開發、建設和運營的管理經驗不足,存在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方面的風險隱患。另外,除項目開發主體外,設計主體多元化也帶來了設計質量下滑等問題,為質量安全帶來隱患。

產業裝備制造能力不足,難以滿足建設高峰期需求。抽水蓄能電站的集中核準開工對產業鏈支撐能力是一個重大考驗,裝備制造是抽水蓄能產業鏈協同發展研究的關鍵問題。目前,國內已在建抽水蓄能電站水泵、水輪機的主要生產廠商包括哈爾濱電機、東方電機、福伊特、安德里茲等,現有產能在30~40臺/年之間。按照當前的核準計劃,預期在2029、2030年左右將會出現投產高峰,屆時每年對于機組的需求最高可能達到120臺左右,目前的產能遠不能滿足該需要。

《中國電力企業管理》:

國家發改委的633號文明確,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,以競爭性方式形成電量電價,將容量電價納入輸配電價回收。在您看來,抽水蓄能建設規模增加后,其費用疏導在電價影響方面是否存在挑戰?

趙增海:

工商業用戶用電價格由上網電價、上網環節線損費用、輸配電價、系統運行費用、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組成。不能單一從費用疏導這一個環節來分析抽蓄對工商業電價的影響,應該系統分析這個問題。

抽水蓄能電站大規模投產,能大大提高電網支撐能力,帶動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及并網,同時發揮儲能功能,減少新能源的棄電量。電力系統具備了支撐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的能力后,將帶動新能源產業發展,新能源造價將會逐步降低,新能源上網電價也將逐步降低。

抽水蓄能電站投產后,能夠大大增加新能源電量在上網電量中的比重。新能源電價低于其他電源電價時,隨著新能源電量比重增加,電力系統上網電價必然整體下降。抽水蓄能電站容量費用雖然會導致系統運行費用上漲,但上網電價同步也是降低的,所以容量電費疏導不會導致工商業用戶電價必然上漲。此外,隨著新能源電價補貼的取消和清償,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中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1.9分/千瓦時,該補貼標準未來也將逐步降低,也能夠為系統運行費用騰出更多的空間。

“西部抽蓄發展前景良好,規劃建設、工程質量管理、產業鏈支撐等工作還有待加強”

《中國電力企業管理》:

從地域分布上看,抽水蓄能從東部向中部和西部地區發展,您如何評估西部地區的抽蓄發展形勢?

趙增海:

從地域分布上看,抽蓄從東部向中部和西部地區發展是大趨勢,這也反映出西部經濟水平提高對靈活調節電源需求正在增加。未來,隨著西部地區經濟社會水平進一步提高、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發展和西部地區新能源大規模、基地化開發,西部地區對于抽水蓄能電站需求將會越來越大。

一是西部地區抽蓄發展需要滿足本地發展要求。隨著西部經濟社會發展,我國中東部部分產業向西部地區轉移,西部地區用電需求逐步提高,在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過程中,西部地區電源結構也會發生變化,新能源提供的電量、占比均會逐步提高。抽水蓄能是西部地區應對用電需求不斷增長、電源結構變化的必然選擇。

二是西部地區抽蓄將會支撐新能源大規模、基地化開發。西部地區新能源具有大規模、基地化開發的條件,未來我國西部地區新能源將通過“流域水風光一體化”“沙戈荒大型風光基地”等形式,一體化開發、一體化送出,向中東部輸送清潔電力、綠色能源。抽水蓄能電站將在一體化基地中扮演重要角色,為一體化基地提供電力支撐,依靠調節能力減少新能源棄電,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,調節送電曲線,提高送電質量。

總體而言,未來西部地區抽水蓄能有較好的發展前景。

《中國電力企業管理》:

為引導抽蓄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,您還有哪些政策建議?

趙增海:

繼續加大抽水蓄能建設力度,確保滿足新型電力系統需求。一是堅持抽水蓄能長期快速發展主基調。構建新型電力系統、建設新型能源體系、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調節儲能設施是關鍵。新型儲能的經濟性較差,其安全性、可靠性也有待進一步檢驗,按照目前的發展形勢,到2035年前,抽水蓄能仍是技術最成熟、經濟性最優、最具大規模開發條件的綠色低碳安全的調節儲能設施,抽水蓄能長期快速發展仍是主基調,建議在一定時期內繼續加大抽水蓄能建設力度;二是堅持需求導向合理開發。遵循“雙碳”目標要求,統籌各類調節電源,綜合考慮新能源合理利用率、電價承受能力等因素,加強抽水蓄能發展需求論證工作,并按照“框定總量、提高質量、優中選優、有進有出、動態調整”的原則制定、調整規劃,指導抽水蓄能合理有序發展。此外,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期一般為6至8年,為滿足2035年需求,需要適度超前開發,穩定政策預期,多措并舉保障抽水蓄能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。

加強抽水蓄能規劃管控和新能源基地抽蓄布局建設。抽水蓄能是電力系統的調節器,應根據新能源發展和電力系統運行需要,科學規劃、合理布局、有序建設,建議由國家統籌管理抽水蓄能規劃。加強西北、西南地區抽水蓄能布局和建設,圍繞“沙漠、戈壁、荒漠”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,結合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和電力外送需要以及資源條件,在西北、西南地區加強抽水蓄能布局和建設。

加強項目建設過程監管,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。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加強管理指導和協調監督,督促投資主體遵循項目基本建設程序和技術規范,做好全過程質量和安全管理。由水電行業權威技術咨詢單位做好技術咨詢審查把關,提升勘測設計工作質量。牢固樹立質量安全紅線意識,統籌協調推進工程質量和進度。

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發力,強化抽水蓄能產業鏈支撐。建議有關政府部門:引導各方有序、平穩開發抽水蓄能電站項目,通過市場手段對機組的投產期進行均勻化調整,從需求側疏導產業鏈壓力;及早謀劃提升產業鏈支撐能力,從供給側積極應對,滿足未來抽水蓄能建設、投產高峰期對產業鏈的產能需求。

來源:微信公眾號“電聯新媒” 作者:鄧卓昆。上述內容如有違規,請及時聯系我方進行刪除。聯系方式:028-62750576。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耿马| 醴陵市| 扶绥县| 淮南市| 醴陵市| 沙洋县| 山东| 黑山县| 西乌珠穆沁旗| 和政县| 桐柏县| 南阳市| 晋州市| 周至县| 洱源县| 海南省| 洮南市| 赤峰市| 读书| 绵竹市| 新郑市| 卓资县| 个旧市| 青神县| 中西区| 始兴县| 阳山县| 图们市| 和静县| 楚雄市| 安泽县| 新兴县| 林芝县| 永丰县| 靖边县| 湖口县| 淳化县| 将乐县| 昭通市| 克山县| 义马市|